
以窗为话题作文
以窗为话题作文1母亲总待在窗旁。
可能是窗嵌在厨房的缘故罢,母亲总经过窗边,时不时向外张望,窗外有结实的树枝,开着红得冒火的木棉,还有灰色胸脯的鸟儿,跃在梁间呢喃,“母亲只是为了看窗外的风景吧!”我常常这样想。
一次放学归家晚了,天空早已熄了色彩,站在楼下还捧着手机玩,迟迟不迈脚步。
忽的,手机上闪出母亲的来电,连忙接了电话。
“怎么站着不动了?都多晚了,快上来啊!”
心虚的我赶紧跑上楼去,一楼……四楼……七楼,连忙推开家门,踏进一片暖黄,母亲是从厨房出来的,气呼呼地走至面前,一边骂一边为我卸下书包,端上加过热的饭菜来。
吃过饭,坐在书桌前,望窗外繁星点缀,风吹树摇,突然起了疑惑:“母亲怎知我在楼下停留?”月亮不说话,只照得窗儿发亮。
不久前的一晚,与母亲大吵了一架,愤愤地出门去。此刻已是深夜,万籁俱寂,路上行人稀稀落落,风儿越过林立的高楼,闯进昏暗的街巷,发出簌簌的响声,空空落落,月亮挂在树梢,像扒在枝头上偷窥的眼睛。刺骨的寒气袭进了裤管,拍疼了脸颊。买了一碗泡面吃下,只得灰溜溜地往家走,像打了败仗的士兵。
渐渐地,朦胧的黑暗中,闪出一缕金黄——是挂在七楼之上自家的窗!窗儿孤独地亮着,稀释了黑夜,仿佛有一束黑影在窗里涌动,渗出阵阵暖意,要将人包裹住似的。恍惚间,一切都明白了。“是母亲!是窗!是窗边的母亲!”我几乎要叫出声来。窗边的母亲是否正撑着身子,托着憔悴的脸颊向窗外干望着,是否已不知几次挣扎着睁开睡眼,不 ……此处隐藏5329个字……也许就是这样产生的!我们与现实社会之问就像隔着玻璃窗的风景一样,隔着一条岁月之河。在我们所谓的净土里,很少可以真正安静下来,什么也不用顾虑地让自己的思绪空白一下。我们要考虑今天的作业,明天的测验,晚上想看而看不到的电视剧,怎么向父母要零用钱,怎么说出没考好的分数,是“实话实说”,还是“蒙混过关”?感谢上帝可以让人的大脑思考这么多事,而这些事在别人看来总是那么纯粹。
我们是生长于墙角的花,天地并不会因为我们的孤芳自赏而变小,而狭隘的空间使我们看见的总是同一方天空。所有的活动划在一个范围之内。两点一线的忙碌让我们无暇越过雷池。所有的事物,乃至整个世界,都在这狭小的窗内向我们呈现。
窗外——沃野
其实窗外真的很美,因为沃野上有生动,有活泼,更有自由。春天近了,透过桌上越叠越高的书本,看见在树枝上跳动的新绿,还有楼下小女孩不怎么流畅的钢琴声!一直想拥有一间小屋,有书。有画,有花,还有石头。书,一定是“宠辱不惊,闲看庭前花开花落。去留无意,漫随天外云卷云舒”的散文;画,浓得绚烂成一片,却又薄似透明;花,最好是一大把不知名的野花。向街的一面都要用透明的玻璃来做,可以看见窗外的天,窗外的街,窗外的人,窗外的……因为我们走不出窗外!
深夜的窗外静得可以听见空气的对话,坐在窗内晾干刚洗完的头发,因为远处的灯光,隐隐约约看见便条纸上的一句话:“生命僵死之处,必有法则堆积。”
有两只刺39过冬,天很冷,于是它们说:“我们来互相取暖吧!”它们彼此靠近,想汲取温暖,身上的刺却扎痛了对方,它们分开了。可天太冷,于是它们再次靠近,再一次因为刺痛而分开。
一定都看到过这样的故事,在陈丹燕的《独生子女宣言》中,在我们的窗内与窗外!